醫藥網4月28日訊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下簡稱《任務》),部署了10個方面共50項醫改工作任務。
公立醫院改革提標擴面
引人注目的是,《任務》要求總結完善福建三明改革經驗,并在安徽、福建等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推廣。這標志著以節約使用醫保資金作為起點、以騰籠換鳥降低藥品耗材支出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創造改革空間、以醫務人員人事薪酬和績效考核制度改革為實現路徑的“三醫聯動”綜合改革的“三明模式”,在國家層面獲得肯定并予以推廣。
《任務》提出公立醫院改革仍然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工作重點,公立醫院改革繼續提標擴面。此次新增4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區域聯動推進綜合改革。新增100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使全國試點城市達到200個并于5月底前啟動。新增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集中采購、醫??刭M、規范診療行為等降低費用,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不能僅針對取消藥品加成部分調整價格,調整的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構建分級診療秩序是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牽動供需雙方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抓手?!度蝿铡诽岢鲆跃C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為重點,加快推進分級診療以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率。在具體目標上,《任務》要求有關部門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構建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將家庭醫生制度作為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5%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
建機制方面,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制定相關常見病的技術文件和逐步增加臨床路徑管理。強基層舉措上,通過試點放開公立醫院在職或退休主治以上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和促進醫聯體內部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支援來逐步提高。
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
在完善醫保制度建設方面,根據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號)要求,《任務》提出,2016年6月底前各地要完成統籌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工作的總體部署,年內各統籌地區要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支持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各地基本醫保經辦服務。城鄉居民醫保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建立完善國家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任務》在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構建藥品生產流通新秩序、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等方面均作了重要部署?!度蝿铡诽岢?,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鼓勵和引導省際跨區域聯合采購。綜合醫改試點的8個省份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積極鼓勵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推行從生產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來壓縮中間環節,改革藥品器械流通領域內的價格虛高積弊。鼓勵醫院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結算配送費用,壓縮中間環節。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規范生產、流通、供應各個環節的經濟行為,實現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最終為擠出價格“水分”提供監管條件。在各界仍廣泛爭議“兩票制”的情況下,“兩票制”在政策層面被要求在醫改試點省份必須推行和在超過三分之二的試點地市鼓勵推行,其間體現的政府決心不容忽視,也表明“兩票制”推行所需要的政策環境和技術條件已經成熟。
《任務》的頒布實施,是對2015年陸續啟動的進一步深化醫改的多項政策的匯總集成和全面深化,可以視作黨和國家站在頂層設計的角度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的具體部署。它意味著過去數年在多地進行的醫改試點經驗和改革探索已達成決策層面的共識并轉化為下一階段改革實施的路徑。
挑出重點看一看
《任務》將月初國務院常委會確定“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的精神以文件形式公示,列出了各項任務并制定第一負責部門,規定了時間節點。
在全面深化公醫改革的“健全科學補償機制”中明確,“鞏固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成果,新增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飲片除外)”,意味著中藥飲片前景看好,同時雖取消了GAP認證,但并未放松對藥材及飲片的監管力度。中藥材要規范化、標準化實屬不易,相關單位要正確對待。
“逐步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系。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理順醫療服務價格”的描述也必須深刻理解,或許在整個醫藥產業鏈中,生產與流通的發展契機就隱藏在其中,“調整的部分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一句值得思量。
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中提到,“今年6月底前,各地要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并量化區域醫療費用增長幅度?!闭f明總額預付制將全面實施,兩個總量控制將對醫院一視同仁,可能影響醫院用藥終端增幅。
再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要列出具體清單,對輔助性、營養性等高價藥品不合理使用情況實施重點監控,初步遏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勢頭”一句,國家近期出臺了《關于加強腫瘤規范化診療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6〕7號),以及現有6個地區公示了輔助用藥目錄,既要請有關單位予以重視,更關鍵的是對于基本用藥的理解要正確——輔助用藥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療藥物的作用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亂的預防和輔助治療的藥物。需要尋找到適合自家產品的銷售市場,學會舍棄與力保。
在“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任務中,強調鞏固完善基藥制度,基藥既然成為一項制度,必須加快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與基藥目錄的調整,還須與即將出臺的新醫保目錄科學銜接或無縫對接。
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采方面,“兩票制”會全面推進但還不是全部推行,在部分試點省市先展開,總結經驗,逐步推進,并有待許多配套文件出臺。
最后需關注的是,附件《部分重點工作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第8條是重中之重,要看年底各相關部門制定和推行的政策到底有哪些。
(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
“三核心”深化醫改
“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大力改善醫療服務。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br/>
[求解]上述工作任務主指“三醫聯動”之醫療改革,核心當是“價格改革”。包括取消醫院藥品加成;實行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合理調低檢查價格,調高醫療服務價格;改善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薪酬待遇,激勵約束并重;嚴格規范診療行為;完善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等。抓好價格改革,其他相關問題迎刃而解。
“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構建藥品生產流通新秩序,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br/>
[求解]上述工作任務主指“三醫聯動”之醫藥改革,目的是多出好藥,包括好的品種、好的質量和好的價格或者說是更合理的價格,以滿足市場需求。
醫藥改革的核心當是評價機制的改革和流通改革。前者利于造出好藥,后者利于找到好藥。通過藥品評價改革,如全面引入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等綜合評價指標,提高質量門檻,與國際接軌。藥品流通改革則旨在允許醫藥采購方式多樣化,如自購、團購、電子采購等,降低采購成本和銷售成本,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不僅利于公平競爭,還能打破制度性壟斷,讓更好的流通制度脫穎而出,倒逼現有制度自我完善。
(清華大學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黃燕)
若醫療/醫保改革滯后,將弱化醫藥改革效果
工作任務的顯著特點是“三醫聯動”進程加快:一是明確中央財政對醫療改革補助標準。二是強調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提出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推進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三是強化健全醫藥供應保障機制,推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等。希望聯動醫改能在真正融合發揮市場有效機制和政府引導作用基礎上切實加快。
“三醫聯動”,聯動重在“聯”系緊密以確保執行有力,“動”作協調以確保落實到位。
以藥價改革、分類集采、直接掛網、帶量議價、整頓市場為主的醫藥改革大刀闊斧,總體上利好產業發展,規范市場競爭,但醫療、醫保改革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醫藥改革效果。
例如醫保目錄更新調整不及時影響專利創新藥的合理應用;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試點緩慢影響優質國產藥發展;公醫改革的有效補償不及時影響醫療機構服務績效等。加快醫保目錄更新和支付方式完善勢在必行,應盡快研究試行醫保目錄年度動態微調和負面清單機制。
(魯抗醫藥市場部負責人朱軍生)
基藥監督抽驗全品種覆蓋考驗
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一項中要求“做好基本藥物全品種抽驗工作?!被幍谋O督抽驗覆蓋到全品種,突破了選擇性、隨機性抽驗的局限性,是全面掌握基藥質量信息、確?;庂|量安全的基礎性工作,應當成為監管工作的新常態。在此新常態下,研究探索綜合開發和全面利用基藥全品種抽驗成果的制度和方法。譬如,如何第一時間在全國統一公布檢驗結果、如何最大限度發揮“黑名單”制度的威懾作用等。
(江西省食藥監管局副巡視員黃富強)